
晶閘管溫度控制方式
晶閘管溫度控制方式
箱式電阻爐的溫度控制中,如果馬弗爐加熱功率不是很大,溫度不高,絕緣較好,可直接用晶閘管交流調壓器控制爐子的加熱功率,不需要其他加熱驅動設備,如變壓器、磁性調壓器等。一般晶閘管交流調壓器控制端都為標準控制信號,例如0~10V或4~20mA,以便與自動控制儀表連接,實現溫度控制自動化。圖一就是晶閘管交流調壓器應用于溫度控制的典型示例。電路中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用來監測加熱電壓和電流。電源輸人為220V或380V,輸出是在此范圍內連續給可調的爐子加熱電壓。智能溫度控制器把采集到的溫度值與設定值進行比較,根據比較結果輸出控制信號給晶閘管調壓器,控制其輸出電壓。顯然這種晶閘管交流調壓器控制方式,是通過調節電熱元件的加熱電壓來調節溫度的。
晶閘管調壓器控制方式中,電源電壓的變化和電熱元件阻抗的變化,影響著晶閘管調壓器的輸出特性,包括電壓特性、電流特性以及功率特性等,比如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,隨著金屬電熱元件溫度的升高,阻值逐漸增大,加熱電流就減小,引起加熱功率的降低,最終可能會導致控制溫度的波動,影響溫度控制的穩定性。因此,在電阻爐溫度控制中,根據控制對象的不同特點,可分別采用恒壓型、恒流型和恒功率型晶閘管調壓器。恒壓型用于電壓波動較大,而電熱元件阻抗變化較小的爐子。恒流型用于電壓穩定性較好,而電熱元件阻抗變化較大的爐子。恒功率用于電壓波動較大,而電熱元件阻抗變化也較大的爐子。
晶閘管調壓器的控制功率受一定限制,主要考慮兩方面的問題,一是晶閘管本身額定工作電流的限制,不可能無限制地增大;二是太大的工作電流,晶閘管因發熱使溫度升高,單靠自然冷卻或者風冷不能滿足要求,必須采取強制水冷,這樣又增加了設備的復雜性,某些應用場合也限制了使用。‘單相晶閘管調壓器一般只能用在功率不大于30kW的電阻爐中。如果電阻爐功率較大,可采用三相晶閘管調壓器,或增加電熱元件數量或對電熱元件進行分組連接來解決。例如,爐子功率在25~75kW之間時,需要三根電熱元件,并采用三相星形接法或三角形接法。爐子功率大于75kW時,可把電熱元件分成組,使每組的功率在25~75kW之間,在連接方法上,每組可采用三相星形接法或三角形接法。實際上電熱元件的連接方法,除考慮功率外,還應考慮溫區的結構及大小,使溫區的均勻性達到最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