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國產化 利好相關泵浦
近日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《關于公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單位名單(第一批)的通知》,多只上市公司受益,3月15日海水淡化板塊拔地而起,開盤不久,海亮股份報7.84元,率先漲停,其他海水淡化概念股多有表現。截至收盤,雙良節報漲7.93%;興蓉投資漲9.34%。青島堿業因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自去年12月24日起連續停牌。
根據《海水淡化產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,到2015年末,我國海水淡化產能規模將增至220萬噸以上,年復合增速達到30%。市場分析認為,若折算為投資金額,則“十二五”時期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需投資約210億元,其中海水淡化工程及配套管網建設165億元。
規劃要求,“十二五”期間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國產化率達70%以上,這將催生國內海水淡化設備產業的市場空間。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,根據70%國產化率的目標,預計將給相關海水淡化設備、材料公司增加86億元市場空間。其中,高壓泵約8.9億元左右,反滲透膜約10.2億元左右,低溫高效蒸餾成套設備約18.1億元左右。反滲透膜和低溫多效蒸餾技術是規劃擬定的“十二五”主推技術。